当前位置:

突出乡村振兴主题 注重传播方式创新——2018年度全省广播对农节目及活动评选综述

陶广平 徐卫华

  2018年度,我省各级广电播出机构紧紧围绕党中央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大决策部署,按照省局《关于进一步做好广播电视对农节目服务工作意见》的要求,充分发挥广播优势,在“三农”报道和开展对农活动中积极创新创优,增强“三农”报道的丰富性、服务性、实效性,突出“乡村振兴”重大主题,提升对农宣传服务的引领性、前瞻性和探索性。此次评选,共收到广播对农节目45件,评选出获奖作品12件,其中一等奖2件、二等奖4件、三等奖6件,获奖比例27%;收到广播对农活动8件,评选出获奖作品6件,其中一等奖2件、二等奖2件、三等奖2件,获奖比例75%。总体感觉,获奖作品富有时代气息,贴近生活和实际,深度报道有所提高。
  今年送评的作品体现了以下主要特点:
  一、作品主题鲜明,“乡村振兴”报道内容丰富多彩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作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大决策部署,这给对农节目指引了主题方向。我们欣喜地看到,今年各级广电播出机构报送的作品都能紧紧围绕这一主题,从作品的标题就可见一斑:对农作品有北仑台的《小小枇杷乡村振兴梦》、乐清台的《村企共建让下山头村走上振兴之路》、湖州台的《土专家成了副教授,农业职称评审制度改革为乡村振兴积累人才》等;对农活动有宁波台的《大型媒体行动“深化走转改——乡村振兴的宁波实践”》、文成台的《助力乡村振兴公益行动专题报道》、玉环台的《乡村振兴系列活动——主播带你走乡村一起去踏青》等。这些对农节目和活动,从不同侧面报道和反映了乡村振兴在浙江的实践。其中湖州台的《土专家成了副教授,农业职称评审制度改革为乡村振兴积累人才》这篇报道很有新意,通过深刻反映浙江农业职称评定改革,让农民成为既体面又有前途的职业,从而促使以前跳出农门的村民大学生,纷纷争先恐后带着技术资金返乡创业。这篇报道立意于让中国新型农民要更加注重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突显了乡村振兴人才是支撑是关键这一重大主题。
  2018年是“乡村振兴”战略开局之年,也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鄞州台的《“联产到户”让鄞州农民自主种田“土地流转”让职业农民规模化种田》这一作品,选取两个乡村作为典型案例,对照了40年前邱隘镇下万令村土地从村集体分田到户,家家自主种地多种经营,而40年后陈鑑桥村土地又从家家户户流转到村集体,再承包给职业农民规模化经营的这一历史性变化,这一分一转,揭示了改革开放使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民成为新型职业农民,乡村走在振兴之路上。绍兴台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特别新闻行动——记者走乡村・村歌嘹亮》,用对比不同年代村歌这一视角展现乡村剧变,反映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这一重大主题。
  2018年度广播对农作品中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注重选择美丽乡村、生态建设、农村养老、开发乡村民宿等题材。德清台的《从生态入股看德清村庄经营如何破题》,解读了生态入股这种新模式促进了企业和村集体壮大,更印证了“两山理论”的正确性,对现代农业的发展有一定的样板意义。浙江之声的《乡村老屋变形记》,讲述了绍兴市首创“闲置农房激活计划”,破解“美丽的贫困”,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子的故事。桐庐台的《农村养老服务中心之调查》,探究如何真正解决农村特困老人养老问题。今年参评节目还有一些比较能够反映“三农”需求、注重“三农”贴近性的服务性节目。如浦江台的《种植达人痴心“为媒”,枸杞番茄结“良缘”》、武义台的《我县高山蔬菜种植面积萎缩,今后高山蔬菜种植怎么办》、景宁台的《科技特派员来圆致富梦》等,这些节目虽然因整体质量上存在一些瑕疵未能够获奖,但体现了对农节目内容上多元化、丰富性的追求。
  二、人物报道鲜活,新农村“带头人”和“小人物”各具风采
  今年广播对农节目参评作品45篇,报道对农人物作品只有5篇,所占比例不高,但是含金量较足,其中有3篇获奖。作品所展现的无论是个体人物,还是群体人物,无论是村书记,还是小保姆,个个可亲可敬。一等奖作品是安吉台选送的《为了总书记的嘱托》,讲述的是安吉县溪龙乡黄杜村致富不忘党恩、先富帮后富的故事。安吉是中国美丽乡村的示范地,是“两山理论”的发源地,安吉黄杜村这几年走上了致富之路。今年4月,黄杜村20位党员给总书记写信,表示愿意捐出1500万株茶苗帮助贫困地区脱贫,不久习近平总书记收到信件并很快回复和批示,勉励他们把帮扶困难群众这件事情做实做好做出成效。为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村支书带着两位种白茶高手,先后五次赶赴贵州贫困山区帮助当地乡亲扶贫。在总书记回复信件后,记者先后四个月跟随村支书和村党员干部亲历扶贫一线,目睹黄杜人在村支书带领下,实地勘察西部地区土壤气候,手把手教技术,积极对接销路,见证了黄杜村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促进国家深度扶贫战略中的示范作用。这篇人物报道题材重大,采访深入,音响丰富,弘扬了不忘党恩意识和先富帮后富的精神,而且对于如何把东部地区的人才和资源向西部纵深发展,打赢脱贫攻坚战具有很好的启示。桐乡台的作品《泰丰斋掌门人——徐立巧》,采用以主人公自己讲述为主、两位主持人对话为辅的表现手法,讲述的是乌镇泰丰斋旅游工艺品食品公司掌门人徐立巧的故事,她曾经是默默无闻的上海知青,落户在乌镇当村姑,她让有100多年历史的姑嫂饼得以传承,并推陈出新开发了20多种姑嫂饼系列成为乌镇旅游商品市场上的一匹“黑马”。作品展现了主人公的创业历程,具有较强的可听性和亲切感。常山台的《常山阿姨:从讨生计到保姆品牌》,讲述了一个可亲可敬的小人物群体。常山特有的极具特色的保姆品牌的曲折而精彩的故事,紧扣了乡村振兴战略的主题,但有所欠缺的是这件作品既像人物报道,又像经验介绍,两头游离,而且缺少故事细节,很遗憾只获得了三等奖,未能够获得高奖。杭州台的作品《茶为国饮  杭为茶都——杭州翁家山茶人翁建民父子的故事》,讲述父子两个人两个时代的茶农分工协作制茶售茶,在互联网时代共同创业,在乡村振兴战略引导下,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的故事。人物很有特色,遗憾的是功夫没有下足,有人物无故事,报道停留在一般的介绍描述中,缺少对当代浙江新茶农的新思维、新理念、新亮点的提炼。对农节目的人物报道,尤其是报道新农民的作品,既要反映出当代中国的、浙江的新农民努力拼搏、勤劳致富、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也要展现他们具有时代特征的新理念、新眼光、新作为,如此才能够采制出更多的优秀作品。
  三、注重问题导向,调查报道有深度、有思想
  今年参评的广播对农节目还有一个明显特点是深度调查和问题报道明显增多,送评的45件广播对农节目作品,其中有11篇属于这类报道。如桐庐台的《农村养老服务中心之调查》、义乌台的《蹲点调查报道:坑口村变形记——生态宜居之路该如何走》、永康台的《农村建筑垃圾何去何从》、龙游台的《失控的农房监管》、台州台的《步履艰难?台州休闲农庄生存调查》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确实需要媒体人及时发现关注和思考分析。评委们印象较深的调查报道有江山台的《一本不动产权证,“难产”12年》。房子在中国老百姓心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不动产权证对于房屋所有者来说是权益的保障。今年初,江山市全力推进农民建房服务管理工作时,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异地搬迁的农户住着自己建造的房子,却久久办不了不动产权证,为此农户的心一悬就是12年。抓住这一问题,记者深入调查走访相关部门和异地搬迁农户,详细了解不动产权证“难产”背后的原因,并以此为主线跟踪报道,直到引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召集有关部门专题研究解决这一问题。此作品获得二等奖。另一个二等奖作品是嘉兴台的《记者调查:给嘉兴3A级景区村庄作“体检”》,记者以嘉兴市15个3A级景区村庄为调查对象,用了一个月的时间,踏踏实实地走访了其中7个村,采访了大量的游客、村干部和村民,了解各个村在特色打造、业态丰富和景区运营上的实践,同时收集了15个村上半年度旅游经营的核心数据,以及旅游主管部门的监测评价,通过多种途径考察景区村庄的“健康状况”,透过现象和数据对比,记者提出观点,发表评论,为主管部门提供了鲜活的决策参考,为景区村庄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得失。这类深度调查类的对农节目,给乡村振兴起到了“探路”作用,具有很强的引领性和服务性。
  四、发挥广播优势,表现手法新颖生动
  今年大部分广播对农节目注重发挥广播优势,在结构和表现手法创新等方面都有了可喜的进步。诸暨台的一等奖作品《掉队的“富裕村”》,是一个精雕细琢的广播对农佳作,首先标题就不俗,有悬念,为何“富裕村”掉队?怎么掉队?赶上了没有?作品一开头以歌曲《希望的田野》渐压混,出导语、出标题,接着出现场音效:水贩敲桶吆喝,水贩和记者的对话,整个作品广播音效、音响元素运用充分,如作品中不断出现搓麻将洗牌、汽车停靠声、超市的热闹音效,间隔音乐的运用以及习近平总书记有关“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的讲话录音再现等。作品的成功还体现在采访扎实,反差强烈,细节生动,结构严谨等方面。当然该作品的亮点更在于主题的提炼:全面奔小康就是人人共享,“不能让一个人掉队”的小康,乡村振兴更不能落下一个村庄。获得二等奖的丽水台作品《小山村,大梦想》,讲述了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父子从分歧到合心致力带动村庄发展乡村旅游、走上致富的故事,作品从头到尾用讲故事的方式呈现,有细节,有冲突,展现了一对小人物、大理想,小山村、大梦想的典型,作品制作精良,在浙江之声、中国乡村之声播出后,同时在新媒体推送,人民网、新华网、中新网等纷纷转载,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五、强化媒体联动,对农活动有规模、有影响力
  今年参加政府奖评选的广播对农活动作品虽不多,但多数作品题材多样化、形式多元化、注重活动规模和影响力,而且较之往年,更加注重发挥媒体融合效应,运用多媒体联动互动。获广播对农活动一等奖的长兴台组织策划了《“帮扶在行动”——媒体助农增收大型公益活动》,旨在帮扶贫困农户,精准扶贫,通过精心策划的四个环节把活动推向高潮:一是广播媒体牵头组织实施,融媒体平台协作;二是乡镇部门合力推动,多举措助力帮扶;三是乡镇领导帮助推介,出高招卖力吆喝;四是现场下单,助力成交。本次活动还采用广播、电视、新媒体融合式直播,活动大气、紧凑、感人,取得了帮扶实效。文成台的《助力乡村振兴公益行动》,运用专题报道形式开展助力乡村振兴,文成作为全省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重点县,当地媒体在推进乡村振兴中也奉献了一份社会责任。今年广播对农活动另一特点是,在开展助农活动的同时,以乡村传统文化建设为内容的活动较多,如余杭台的《书香良渚之田园牧歌》、玉环台的《乡村振兴系列活动——主播带你走乡村之一起去踏青》、青田台的《侨乡中国节系列活动》等。乡村文化类活动开展得比较好的是平湖台参评的《寻找最美的乡愁——2018年度平湖市“最美村落”评选活动》,这一活动的鲜明特点是活动形式丰富多种多样,有声有色。值得一提的是,广播媒体选派了骨干主持人走出演播厅,带领大众评审团行走乡间,领略乡村美景,体验民俗民风,品赏当地美食,并进行网络直播,发挥了主持人的亲和力和网络的影响力,使整个活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通过评选,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需要在下一步工作中引起重视和改进。
  一是对农节目的科普类和服务类的内容、题材要持续关注。今年送评的广播对农节目中,关注“三农”工作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的多了,但是对农的科普类和服务的节目少了。所以,应注意找准节目内容题材的平衡点。
  二是对农活动的量要增加,保障力度要加大。今年参评广播对农活动的作品仅有8件,其中还有1件与服务“三农”的主题不是很相关。活动是扩大媒体影响力的有效载体,各级广电台要注重广播对农活动的筹划、组织和实施,多举办一些符合“三农”主题、服务“三农”工作并具有实效和影响力的活动。
  三是报送的材料要规范完整。今年有个别台的送评材料不够规范和完整,有的台《政府奖参评作品推荐表》没有报送,有的台参评作品文字材料过于简单,有的台对农活动只送材料没有送音频,这都影响了评委对送评作品完整客观的察看和分析。

(作者单位:浙江广播电视集团 浙江省广播电视局)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