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区级广电媒体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应发挥的作用

周 珏

  在今年8月举行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要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作为基层广电机构,我们如何才能按照总书记的要求更好地完成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使命任务?如何发挥好区级广电媒体扎根基层、重时效、接地气的特点,更好地服务基层,做好内外宣,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让区级广电媒体“语”众不同,是我们要重点研究和突破的课题。
  《左氏春秋》以“正德、利用、厚生”为三事,如果把它用来作为广电媒体生命活力的指导原则也是非常契合的。“正德”,不就是传播先进文化、维护主流思想、整合价值认识,这正是大众传媒的出发点;“利用”,把以上目标通过有效的传播落到实处,使传播不仅以其思想价值而凝聚人,更以精品吸引人、感染人,使受众从被动看、不想看转变为主动看、喜欢看,使传播既有目的性、针对性又有可视可听性;“厚生”,就是传播的最终结果,是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推动社会的良性发展,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大众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使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得到彰显。
  一、牢记使命正德传播 唱响基层好声音
  区级广电中心一般作为市台的派出机构,肩负着本地广播、电视新闻宣传报道职责,同时紧紧要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在区委宣传部的指导下做好当地的对外宣传工作。南浔广电中心也不例外,尽管只有15人组成的新闻业务团队,但目前除了每周5期的电视新闻《南浔新闻》外,还与区委组织部、宣传部、安监、教育等部门联合开设了四档月播电视专题;自办农村广播通过有线电视网络传输,目前已覆盖南浔区221个行政村,播出时长为每天6.5小时。
  在内容传播上,区级广电媒体平台,既要注重本地新闻的及时报道,又要快速地将全国、省、市的宣传重点传播到基层、到乡镇,并及时反馈来自基层的声音。在日常的新闻报道中,我们除了强化重大主题报道外,更注重挖掘当地实践,及时唱响基层好声音。如今年前三季度开设的《回眸2017》、《贯彻落实十九大》、《“四新”主题实践》、《小城镇文明行动》、《开放东大门、创业新高地》等29个系列报道,分别从工业创新、深化改革、生态建设、文明创建、民生福祉等方面,在全市层面,展现了南浔区各乡镇、开发区在经济、民生、生态等方面取得的成就。省、市、区两会之后,迅速策划播出了贯彻两会精神的报道,第一时间传递来自基层的声音。对农广播方面,开设《专家说农事》、《和谐乡村》等栏目64期,结合南浔本地特色,邀请水产、蚕桑、教育、消费维权等方面的10位专家走进农村广播录音室,增强了节目的可听性和实用性。
  除此之外,我们还注重社会公益活动的组织开展,将在采访中了解到的社会需求,特别是困难群体的需求及时与相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对接,今年成功牵线建设“乐动阳光”公益教室,为乡镇的民工子弟学校捐助音乐教室;全程参与“蔡崇信公益基金会”的教育扶贫活动等,既传播了社会正能量,又彰显了主流媒体的社会责任。
   二、扬长避短勇于创新 多措并举提质效
  作为基层广电机构,普遍存在着人手少、设备缺、团队专业素质不均衡不理想等不足。各乡镇的采访报道均需要中心派记者、车辆赶赴,进一步加重了日常工作量和效率的压力,往往会造成时效上的不足。因团队个体水平差异,尚未达到个个优秀和全业务,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效率的提升;工作量快速增加时表现出的个人承受力和胜任度差异影响效率等。尽管存在一些不足,但基层广电媒体机构在服务乡镇宣传上的优势还是明显的。
   1.队伍的专业性。广电中心有一支专业的新闻宣传队伍,尽管人数不多,车辆及设备也一直跟不上节目量和质提升的需求,特别节假日更无法满足采访报道的需求,但困难的条件也锻炼了团队成员的专业素养,勇于尝试新的拍摄方式和报道模式,不断通过创新形式来克服困难。如春节期间,我们策划开设“身边的年味”系列报道。尝试报道方式上的突破,记者以手机自拍自采并通过网络及时回传的方式,记录家乡的年味、民俗和家乡的变化,烘托出过年喜庆热闹的场景。不仅有效解决了春节期间人手、稿源紧张的问题,又让新闻更鲜活、接地气,播出的《周佳秀一家子的“热闹”年夜饭》、《旧馆镇:做麦秆画  过年添喜气》、《记者新春返乡 喜看家乡变化》等一批新闻受到了观众和监审员的一致好评。同时,在日常报道中策划、拍摄、抓点上送等方面也有明显的优势,近年来,我们充分运用航拍模式,分别推出“航拍冬季南浔”、“约会春天  醉美南浔”等宣传报道,将镜头对准各镇、各村的四季美景,展示各镇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就和各村富有特色的地域文化,在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全域旅游等方面为乡镇都做了良好的外宣推介。
   2.顺畅的外宣通道。我们是上级台的工作点和联络站,既能第一时间获取上级台的用稿需求和宣传报道重点方向,又能第一时间对接基层乡镇,及时、精准地做好对外宣传工作,满足上级台的用稿需求,同时为区委、区政府和各乡镇做好对外宣传工作。今年在国家级新闻媒体播出的稿件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1.8%,努力为当地党委政府营造良好的对外宣传氛围。
   3.市台的资源辐射。作为市台的派出机构,除了中心自己的采编力量外,还能及时借助市台的力量,无论是专业业务、技术保障还是活动策划、包装、执行都能全方位为乡镇村提供一站式服务。
   4.各级新媒体互动。为了强化基层的融媒体建设,我们开设了“爱南浔”公微,上传中心各档自办电视节目,实现在手机上可随时点看播出内容。策划推出的《乡镇书记读<之江新语>》、《首创奋斗奉献——镇长说》等短视频系列得到了全区各界的热烈反响,观众及微信网友给予了高度关注和评价,积极转发和评论。同时,与市台的“爱湖州”、省台的“新蓝网”等新媒体平台开展了良好互动,形成省、市、区三级新媒体互动格局。
  三、扎根基层服务乡镇 “利用、厚生”助振兴
  区级广电机构的基层属性,更需要我们不断深入与区、乡镇、村的联络与合作。为此,我们不断创新破难、积极策划并深入各乡镇、开发区,听需求、助策划、重实施,努力发挥好区级媒体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正德、利用、厚生”作用。
   1. 开展乡镇内容合作模式。今年以来,中心与各乡镇从日常新闻到专题片制作、视频资料保存及外宣推荐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内容合作,收效明显。从今年三个季度的市台稿件录用数量来看,无论总条数还是单条均列两区三县前列,央视、卫视的录用也主要以乡镇为主,卫视还派出以省广电集团领导带队的采访组来浔专程调研采访双林向阳村及去年我中心推荐的“金牛奖”入围人物杨祥春等,为我区努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2. 建立乡镇外宣联络员机制。与各乡镇紧密对接,确定联络员(一般以乡镇宣传委员为主),及时掌握乡镇工作动态和亮点、典型,便于在上级台外宣选题下达时能第一时间报送,提高录用率和对外宣传的力度。每月统计录用条目并及时反馈乡镇,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3.建立农村宣传服务指导站。基于部分乡镇及企业对广电媒体宣传服务的需求,可适时选择试点,建立农村宣传服务指导站,结合媒体“走转改”活动,就试点乡镇及企业对宣传服务的个性化需求开展指导,有效地培育和推荐典型,提升示范效应,全力助推我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作者单位:湖州南浔广电中心)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