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题材成就“大作品”

尹世平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作为县级媒体记者,必须睁开发现的“眼睛”,洞察身边的小人物、小事件,弘扬传播身边的真善美。其实,新闻题材就在我们身边,只要用心观察身边事和人,就可以捕捉到很多好的新闻题材。而且这些新闻题材价值不菲,一些小人物、小事件都有可能成为新闻创作的好作品。本文以笔者近年来创优为例,剖析通过洞察身边的新闻题材,结合时代大背景抓住小人物、小事件,做出以小见大的新闻好作品的一些好做法、好经验。
  一、新闻题材就在身边
  刚入职的一些记者由于各种原因,总是埋怨找不到新闻题材。其实,新闻题材就在我们身边,在朋友圈里,在身边的人和事里,在善于观察的眼睛里。随着新媒体、融媒体时代的到来,手握智能手机的绝大部分人都成了新媒体人。他们每发一条微信、一次微博其实就是一次新闻信息的传播。盘活这些信息资源,并进行筛选,让身边好的新闻信息成为传统广播电视媒体的新闻题材,记者就可以更好地捕获好的新闻线索,做出更多更好的新闻作品。
  2016年5月,笔者在朋友圈看到热心网友帮助视力残疾的80后王春强的信息,就立即进行相关信息的证实,并与网友一同到王春强家里采访。原来,王春强之前是从事茶叶生产的,夫妻离异,9岁的儿子随他生活。2016年初,他的视力下降,到各家医院救治均无效,如今已经双目失明。热心网友得知情况后,纷纷献爱心筹得8000多元善款送到他手中。针对这一充满正能量的题材,笔者分两条新闻进行报道。第一篇报道了王春强的境遇,所面临的困难。第二篇报道了网友的热心帮助。这一新闻播出后,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报道还在浙江卫视《爱心浙江》栏目播出,并成功为王春强找到了免费学习盲人按摩的培训机构。社区也是一座新闻题材的“富矿”。笔者2013年报道了单位所在社区的一对结婚60多年的夫妻,见证了他们当年的结婚证。一张证,本身就是一条新闻,何况证里还有老夫妻的感人爱情故事。这一报道弘扬了夫妻间互敬互爱的传统美德。2011年,笔者报道了为社区免费出了十年黑板报的林马华老人,报道了巧编地谜的退休教师柴老师等。
  2012年,笔者看到像裁缝师、篾匠、老木匠、打铁匠、蓑衣匠等很多老手艺人即将退出历史舞台,就策划了《寻找老艺人》系列报道,这组报道十分抢眼,唤醒了很多观众的记忆,也让年轻的观众了解了时代的变迁。2015年端午节前夕,笔者了解到石练、湖山一带有包方形粽的民俗,就采写了《方形粽 古老技艺莫失传》新闻稿,这一报道端午节当天被中央新闻联播组稿播出,单条稿件被央视二套、新闻频道播出。新闻题材其实就在我们身边,记者只要善于观察可以捕捉到许多好题材。
  二、抓住身边的好新闻
  
身边每天都有新闻在发生,作为新闻媒体记者一旦遇到身边的好新闻,就要及时抓住,并采访到位,为新闻创优做好准备。一般来说,身边的好新闻都具有这么几个特征:一是符合时代大主题;二是新闻事件有历史厚度;三是新闻事件是有温度和充满正能量的。
  1、筛选紧扣时代主题的题材
  小人物、小事件往往都折射大主题、大背景。记者在抓好题材时,首要标准是题材是否符合时代大主题、大背景,主题鲜明的新闻题材才具备获奖的潜质。诸如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题材,“五水共治”、“两学一做”、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等紧扣时代脉搏的题材,都是基层媒体记者创优考虑的主要题材。大主题、大背景的新闻题材最忌讳的是大而空,这些题材必须要有鲜活的事件,而事件就发生在我们身边。
  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遂昌革命老区门阵公路恰逢这一年通车,而且门阵村至今还保留着当年国共和谈的旧址,国共和谈一致抗日。门阵老区人民在新中国成立56年后终于迎来在遂昌辖区内通车的好日子。这一新闻题材就符合大背景,而且有故事,是创优的一个好题材。
  2009年年初,笔者获知有一位神秘好心人给遂昌县各地的敬老院老人送出了808个红包。这一好人好事,充满了正能量,于是笔者就策划《寻找送出808个红包的神秘好心人》的系列报道。这一题材也同样具有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大主题特征。
  2016年9月28日,遂昌北界苏村发生山体滑坡自然灾害。当天,北界镇57岁干部周根富三进三出劝离群众,但第三次老周再也没从村子里出来。老周是一名党员,原本留守镇值班的他坚持到地质灾害点撤离群众,光荣地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在突发事件的众多题材中,笔者和主创人紧紧抓住这一题材,紧扣“两学一做”大背景,采写了广播长消息《冒死“三劝” 老周把生的希望留给群众》。这一作品获得了2016年度浙江新闻奖一等奖。
  2、深挖题材背后的故事
  锁定好新闻题材后,记者要深挖题材背后的故事,尽量做出有深度,有时间跨度的作品。2015年11月,笔者和团队采写的新闻广播作品《两代将军33年接力 贯通浙西南革命老区的“胜利之路”今天正式通车》,这篇作品就深度挖掘了新闻题材,讲述了粟裕、粟戎生父子两代将军牵挂革命老区及门阵村不同线路两次通车的感人故事。门阵村是粟裕将军在上世纪三十年代革命过的深山里的一个村落。1982年,粟裕将军写信给时任浙江省委书记铁瑛和省长李丰平,关心门阵老区的通路问题。1985年,绕金华过的溪门公路修通。2008年底,粟戎生将军应老区人民的请求,写信给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赵洪祝,提请政府修通云峰墩头至门阵的通村公路。该公路于2011年动工修建,历时四年修建完成。2015年11月12日,粟戎生将军参加了门阵村的通车典礼。这一新闻作品有了通车典礼这个好的切入点,有革命背景,有33年接力修路的故事,一下就有了厚度、深度。这一作品获得2015年度浙江新闻奖二等奖。
  3、做出有温度传递正能量的好新闻
  好作品是有温度的,容易感染人,直触人的心灵,传递满满的正能量。新闻作品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讲,也是向受众传递正能量信息,营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和谐氛围,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要做有温度的新闻作品,除了题材要符合时代大背景、大主题,还需要注重新闻细节的描写,用细节说服人,用细节感动人。
  2009年,笔者采写的新闻作品《寻找送出808个红包的神秘好心人》就从寻找好心人的角度出发,一步步剥离悬念接近寻找的目标。通过市民的评价,老人及敬老院工作人员的描述,充分展现好心人做好事不留名的细节,突出好心人的人物形象。作品以连续报道的形式,制造悬念,层层解疑,最终找到不愿公开自己姓名的好心人,在全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该作品获得2009年度浙江省广播电视新闻奖广播连续报道三等奖。
  三、身边的好新闻需要好团队一起创作
  
好的新闻题材就在我们身边,身边的小人物小事件能成就好作品。但身边的小人物、小事件要成为获得省级大奖的好作品,还必须要有一个好的创作团队。俗话说得好“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在一些题材的前期策划、走访时,有团队的力量就可以挖掘到更深、更感人的故事;在现场采访中,能抓到更多的细节,让作品有更多的感人之处;在后期的编辑中,可以让作品更加完美。
  纵观每年的新闻获奖作品,这些作品的人物、事件,其实都离我们很近,有时就在我们身边。只有发挥团队的力量,在身边筛选出紧扣住时代大主题的好题材,挖深题材背后的故事,抓住好细节,弘扬正能量,才能让身边的新闻题材成为好作品。
  新闻每天都在发生,作为基层媒体单位,新闻就发生在我们身边。我们要善于用发现的眼睛去洞察身边的人和事,以新闻工作者踏实的工作作风去捕捉身边的好新闻,用手中的录音笔和摄像机做出好新闻,传播好身边的正能量,讲好身边的感人故事。只有这样,基层媒体记者在繁忙的新闻工作中,才能有机会捕捉到能获得省级大奖的新闻题材,在新闻题材创作、创优中得到磨练和成长。

(作者单位:遂昌县广播电视台)

打印 关闭